各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灌部省市属单位:
《灌南县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灌南县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
考核办法
为推进全县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根据国省市政务公开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评对象
各镇,各园区,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名单详见附件)。
二、分值设置
政务公开工作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考核结果按得分排名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其中,85分(含)以上为优秀,84—75分为良好,74—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考评内容
主要考评本年度政务公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政务新媒体运维、网络民生办件、网站信息保障等方面公开。
四、评分标准
(一)政府信息公开情况(65分)
1.队伍建设情况(5分)。本部门设置政务公开专职机构、配备专职成员且年度未变更的,得2分;及时更新本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制度的,得1分;政务公开具体工作人员本人参加培训或研讨交流等活动,得2分。
2.重点领域公开(10分)。做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能按时更新本单位重点领域目录内容,分类正确。在每月检查中均未出现更新不及时、分类错误等问题的,得10分;检查出一次扣1分。
3.政策解读(10分)。认真落实政策解读工作机制,推广简明问答式、场景式政策宣传解读,加强政策咨询服务,提升解读质量,增加解读效果。开展政策解读网上发布,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县政府及其办公室文件由起草单位提供解读文件,能在文件公开后3个工作日提供解读文件或者公开的,得8分;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得2分。
4.政府开放日(5分)。建立政府开放日制度,并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的,得5分。
5.新闻发布会(5分)。全年按要求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得5分。
6.基层政务公开(15分)。(1)设立政务公开专区,深化标准目录与业务系统融合,推动办事服务“快递式”公开的,得5分。(2)基层组织机构公开:对于镇级层面,结合基层减负开展村务公开工作,及时公开各类统计报表和社情台账,开设村级组织村务公开网站专栏的,得10分;对于部门层面,教育、卫生健康、供水、供电、供气、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主管部门按规定积极开展推进下属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开设网站专栏定期发布职能信息的,得10分。不承担该项工作的得平均分。
7.依申请公开答复规范(10分)。答复时限规范,在法定时限内答复得4分;答复内容规范,能按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答复规范(苏政办函〔2019〕98号)答复得6分;因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引发行政复议并被法制部门撤销、确认违法或责令履行,或引发行政诉讼被司法机关生效判决败诉的,扣10分。年度考核不评优。
8.完成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规定的其他事项(5分)。完成我县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规定的其他事项的,得5分;部分完成或完成较晚的,不得分。
(二)政务新媒体情况(5分)
未能及时更新被提醒后仍不更新,被责令关停的,扣5分;被检查出错别字或提醒更新后在1小时内仍未完成整改的,一次扣2分;在市、县抽查中被通报的,扣5分;在国家、省抽查中被通报的,年度考核不合格。
(三)民生办件情况(10分)
咨询类的,1个工作日内回复;投诉类的,5个工作日内回复。未及时回复的,每发现一次扣5分。回复内容质量不高,有推诿、敷衍现象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
(四)网站信息发布情况(15分)
根据在灌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新闻动态信息的“量、质”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排名评分。被省、市政府网站采用的,可作为附加项加分,省级一篇2分,市级一篇0.2分。
(五)附加项(5分)
对本项工作有创新的,一次加5分;本项工作被国省市表彰或肯定的,或在国省市主流刊物发表本项工作相关文章的,一次加5分;因本项工作被国省市通报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一次扣5分,本年度不评优。推进政务公开各类专题建设,对在网站设置专题的单位,另加5分。
五、考评方式及结果运用
(一)定期通报。考评采用计分制,由县信息中心对各镇和各单位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并按期通报公开情况。 县信息中心将适时开展专题调研督查,推进各项考核指标落实。
(二)考核应用。年底对各单位全年公开情况按考核办法综合评分决定等次排名并以文件形式进行通报。各单位全年政务公开考核评分按比例折算纳入当年目标考核得分。
(三)年度表彰。县政府办公室通过适当形式对全年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附件:参与县政务公开考核部门名单
附件
参与县政务公开考核部门名单
(共35家)
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行政审批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审计局、统计局、医保局、应急管理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灌南生态环境局、税务局、烟草局、气象局、灌南国调队、供销总社、红十字会、残联、人行灌南支行、供电公司